叶传太极拳十法摘要
焦涛
《十法摘要》是叶大密先生多年练习太极拳的研究体悟,新旧结合,多具卓见,文字流畅,浅显易懂,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,简明扼要,适合广大太极拳爱好者阅读和练拳参阅。
练习太极拳的要点,各流派都有其传统的经验总结,如武禹襄的《身法八要》,杨澄浦的《太极拳十要》。这些经验总结,都是各家根据实践经历,再三揣摩而归纳起来的。因此各流派太极拳的要点实质,基本上一脉相承,但说明的内容往往因各家所表现的风格和特征不同,所站的角度和所得的体会也不尽相同,而有精粗深浅之别。且前辈们大多是文言文书写,和现代汉语在所用词汇和文法修辞方面,都有相当距离,无形中给学习的人又增加了困难。这里著者参考各家理论、阐述,以及过去师友间的所传所闻,结合自身多年研究心得,尽量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,以期通过这样的解说,使学者能够得到提高,少走一些弯路,那才是叶大密先生真正的愿望。练习太极拳的基本要点归纳如下:
用意放松
练习太极拳要精神贯注,思想集中,使中枢神经系统保持一定的紧张度,引导动作屈伸开合,使处处能符合要点要求,恰到好处,没有过分或不够的地方,这就是古人所说的用意。放松是指全身肌肉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,除了维持运动速度和保持肢体位置所应有的紧张度外,尽量放松,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以节省体力。古人所谓“用意不用力”的“力”是指“拙力”,就是针对这多余不必要的力而言。
能用意放松,就能更好地使经络宽畅、气血流通,有利于增长内力和增进身体健康。
连绵不断
练习太极拳时一势一式,要像“长江大海”一样,一浪接着一浪地连绵不断、滔滔不绝。成式时动作虽略有停顿而意识不停,下一式紧接着上一式,在两者之间可用小圈圈来贯穿衔接。所谓小圈圈,实际上就是古人所说的“往复须有折叠”的折叠。这样才能达到连绵不断、一气呵成的要求,给锻炼者以十分舒适的感觉,提高锻炼兴趣,在技击上也能达到“运劲如抽丝”“断而复连”“断而能接”“不丢不顶”“有缝即渗”的要求。
周身完整
练习太极拳无论做任何一个动作或者摆任何一个姿势,都要做到周身能相随相合的完整。所谓相随就是古人所说的“一动无有不动,一静无有不静”,由脚而腿而腰,总须完整一气,“腰动脚动手动,眼光也随着而动”的上下相随。所谓相合,不仅要机体在形式上做到不同侧的肩和胯、肘和膝、手和足相向或相背地有呼应着落的所谓“外三合”,更重要的是意识、呼吸和动作的相互配合,做到心与意合、意与气合、气与劲合的“内三合”。这样才能做到“周身一家”“无有缺陷”的完整,在技击上,使对方没有空隙可乘。
分清虚实
练习太极拳以分清虚实为入门的第一步功夫,分清虚实需要从大处入手,以下肢部为例,全身重量落在左脚则左脚为实,右脚为虚,落于右脚则右脚为实,左脚为虚;进步时必先转腰合胯,一脚坐实,一脚变虚而进,否则,出脚重滞,就不可能做到古人所说的“步随身换”,“迈步如猫行”的要求。以躯干部为例,敛腹吸息时,以上下来说时胸部虚而腹部实,以前后来说时前胸虚而后背实;拔背呼息时,以上下来说是胸部虚而腹部实,以前后来说是背虚而腹实。以上肢为例,如一手前伸为虚,则另一手辅助成平衡为实,所以在技击上发劲放人,必须先在实手加意念,和用刀劈物必须在刀背加力一样,这是大的方面至于小的方面,则正像《十三势说略》所说的“一处自有一处虚实”,躯干、四肢、一手一脚以至一个脚趾,无不有它的虚实存在,要锻炼者自己悉心体会,由大到小,由面到点,逐步缩小。在技击上则可结合推手,用“实则虚之,虚则实之”的思想克制对方,达到前人所说的“因敌变化示神奇”的境界。
分清虚实,练太极拳或推手,对于机体感受器官的灵敏度和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能力的提高,是极其有效的,实际上也是增进机体健康的重要的一面。
敛腹含胸
敛腹含胸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,敛腹是在吸息时将腹壁有意识地略微收缩,和膈肌的收缩下降配合起来;含胸是紧接着敛腹,使胸部肌肉放松,胸骨正中第三四肋间隙玉堂穴和膻中穴中间,稍微有内吸的意思。这样可以使胸廓下部得到充分的扩展,有利于肺活量的增加。敛腹含胸时腹压降,丹田向上合抱,使内气从尾闾沿脊柱往第四胸椎突间的身柱穴处提敛,也就是古人所说的“敛入脊骨”。
敛腹含胸一般是在动作开始转换变化时行之,在技击上是一个走化或者蓄势的动作。对于初学的人来说,只能先从外形的敛腹含胸着手。结合呼吸的提敛内气,可以留在后来一步做,避免发生偏差。
拔背顶劲
拔背顶劲也是一个动作的两个方面。拔背是在呼息时使两侧背部的肌肉群,如棘肌、半棘肌、骶株等,由下而上依次拉伸一下,然后竖起身躯,则在脊柱第四胸椎棘突间的身柱穴处,就有往上拔起的感觉;顶劲是紧接着拔背,由头棘肌的作用,松松地竖起颈项,抬头向前平看,头顶百会穴有凌空顶起的意思。
拔背顶劲时,可使由敛腹含胸时提敛至脊骨身柱穴的丹田内气,再从身柱穴沿督脉上升到百会穴,经前顶、神庭、印堂,由舌抵上腭,接通任脉而下,回归腹部,这时丹田落归原位,膈肌上升,恢复原来隆突状态,腹部内压力增加,腹肌放松而有饱满舒畅的感觉,这就是古人所说的“气沉丹田”。
这里应该注意的是:气沉丹田是配合着拔背顶劲的动作,并不单独存在,是意识引导丹田内气的作用,不是用力屏住呼吸往下硬压。拔背顶劲,一般是在动作的终了或成势时行之,在技击上是一个放劲的动作。
松腰收臀
太极拳以躯干带动四肢,而躯干的转动主要在于腰脊部的灵活旋转。所以古人说“腰如车轴”,又说“腰为主宰”,说明了腰脊部的重要作用。
松腰就是在放松腰部四周肌肉群的前提下,使两肋部往下松塌,而又有向前抱合的意思。所以武禹襄把它成为“护盹”。能松腰,腰脊才能转到灵活,上下不相牵擎,重心降低,两脚有根,而下盘稳固。收臀是在松腰的同时,有意识地使臀部稍微往里收缩,使臀部和腰背基本保持在一个曲面上,而不向后凸出。能松腰收臀,才能使脊柱直竖,尾闾中正,起到旗帜和方向盘一样的指挥作用。
沉肩垂肘
沉肩是在放松肩关节的前提下,有意识地使上臂往下松沉,所以又称松肩。垂肘使紧接着沉肩,使肘关节保持适当的弯曲度,肘尖尺骨鹰嘴突处向下沉垂,所以又称沉肘。
沉肩垂肘可以帮助拔背顶劲和坐腕伸指的形成。在技击上肘关节保持微曲,能合乎古人所提出的“劲以曲蓄而有余”的要求,对出劲的能否干脆,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坐腕伸指
坐腕是当手臂前伸时,腕关节放松而大陵穴处有向下塌垂的意思,这样就能使手掌上翘好像坐在手腕上一样,因此称为坐腕,或称塌腕。伸指是紧接着坐腕,趁手掌上翘之势,五个手指舒松地伸展一下,使丹田中充盈的内气能毫无阻碍地循环三阴经脉,平均地灌注到五个手指,古人所说“行于手指”,指的就是这个意思。在技击上,坐腕伸指虽然是最后一个动作,但是它和“沉肩垂肘”“拔背顶劲”是相互衔接、相辅相成,而不能孤立地分开来。
缓慢均匀
练习太极拳要用意识引导动作,配合呼吸。所以练习时应特别注意缓慢均匀。缓慢则一式一势没有一处不可着意揣摩,没有一处能被轻易滑过,古人所谓“处处存心揆用意”的知己功夫,就是这样练的。均匀则呼吸自然,渐能逐步协调细致,达到细、长、深、足的要求而没有喘息、憋气的弊病。
能缓慢均匀,才能逐步做到上述种种要点的要求,符合古人对太极拳能在“动中求静”的评价,也符合古人对练习太极拳者“视动犹静”的高标准要求。
叶大密先生所著《太极拳十法摘要》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学习太极拳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,以及避免在学习古人心法理论时产生的误区,高屋建瓴,深入浅出,对古人晦涩难懂的心法理论,给予了透彻的分析,给习练太极者指引了方向,照亮了道路,让学习者更好更快地掌握太极拳的核心。可以说是近现代不可多得的太极拳心法著作,值得一读再读。每当我太极拳遇到瓶颈时,都会翻阅拜读叶大密先生的《十法摘要》,每每读来都会有新的感悟和收获。
作者单位:乾元精舍